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
首先要理解,在试验箱中控制湿度,本质上是控制水蒸气分压力。我们通常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改变箱内的水蒸气分压力:
加湿:向箱内注入水蒸气(通常是雾化水或加热产生蒸汽)。
除湿:将箱内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并排出。
“湿度跑曲线"就是在不同的温度点,动态地、精确地平衡加湿和除湿这两个过程,以达到目标湿度值。
关键概念:露点温度与相对湿度
露点温度:空气在水蒸气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,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。它直接反映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。
相对湿度:在某一温度下,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百分比。这是一个与温度强相关的变量。
这意味着,要实现一个湿度曲线,控制系统必须同时、协同地控制温度和湿度。
传感器:
温湿度传感器:通常是电容式或电阻式传感器,用于实时监测箱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。其精度、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控制效果。高级设备会采用多传感器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。
执行机构:
制冷系统除湿:这是最核心的除湿方式。通过启动压缩机制冷,使蒸发器(位于箱内空气循环风道中)表面温度降低到低于箱内空气的露点温度。当潮湿空气流过冰冷的蒸发器时,水蒸气会冷凝成水附着在翅片上,并流到排水箱,从而降低湿度。
辅助除湿:对于极低湿度的要求,有些设备会配备干燥器或氮气置换系统。
锅炉加湿:通过电加热管加热水产生纯净蒸汽,加湿速度快、控制精度高,是主流和高精度设备的选择。
超声波加湿:通过高频振动将水雾化成微米级颗粒,加湿响应快,但对水质要求高,可能产生杂质。
电极加湿:电流直接通过水,利用水的电阻产生热量和蒸汽,现已较少使用。
加湿系统:
除湿系统:
大脑:多通道PID控制器
这是实现“跑曲线"的核心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关,而是一个智能的微处理器。
多通道:能同时接收温度、湿度传感器的信号,并独立输出指令给加热器、制冷压缩机、加湿器等多个执行机构。
PID控制:通过比例、积分、微分 算法,计算出精确的控制量,使系统能快速、平稳地达到设定值,并且没有过冲或振荡。
假设我们设定了一个从 (25°C, 60%RH) 到 (60°C, 95%RH) 的升温加湿段曲线。
控制器内部的处理流程如下:
目标值解析: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曲线,计算出当前时刻的目标温度和目标湿度。比如,第10分钟的目标是(35°C, 75%RH)。
协同控制决策:
计算目标湿度:控制器根据当前的目标温度(35°C)和目标相对湿度(75%RH),通过内置的湿度换算公式或查表法,计算出此时对应的目标湿度(或目标露点温度)。假设计算出的目标露点温度为30°C。
决策:
情况A:需要加湿。如果传感器测得的当前露点温度(例如28°C)低于目标露点温度(30°C),说明空气中的水分不足。此时,控制器会启动加湿系统(如锅炉),向箱内注入蒸汽。
情况B:需要除湿。如果在升温过程中,箱体密封性好或样品释放水分,导致当前露点温度(例如31°C)高于目标露点温度(30°C),控制器就会启动除湿。这时,它会启动压缩机制冷,让蒸发器变冷(比如到25°C),冷凝掉多余的水分。
温度控制回路:控制器发现当前温度(例如30°C)低于目标温度(35°C),于是启动加热器。同时,为了保证升温速率,它可能会抑制制冷压缩机的工作。
湿度控制回路:这是最复杂也最核心的部分。
动态平衡与解耦:
在整个过程中,加热、制冷、加湿这三个动作会相互影响。例如,制冷除湿的同时会降低箱内温度,这与升温需求冲突;加湿时注入的如果是冷蒸汽,也会轻微影响温度。
控制器具备解耦控制 算法,能够预测并补偿这些相互干扰。例如,在需要强力制冷除湿但又要保持高温时,它会同时加大制冷和加热的功率,形成一个动态平衡,确保温湿度都能精准地跟随曲线。
程序编写:在试验箱的触摸屏或上位机软件上,编写测试程序。
目标温度
目标湿度
运行时间
斜率(如:从25°C到60°C用30分钟,则斜率约为1.17°C/分钟)
分段设置:将整个测试曲线分成多个段。
设定每段的参数:包括:
循环设置:如果需要重复某个温湿度变化过程,可以设置循环次数。
启动与监控:
设定值曲线
实际值曲线
各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(加热、制冷、加湿的功率输出百分比)
启动程序,设备开始自动运行。
实时监控界面上会显示:
一个控制良好的系统,实际值曲线应该紧密地贴合在设定值曲线周围。